大小鼠的基本實驗操作大家應該都非常熟練了,(說沒有的請一定要看看我們每月推出的“拓普免費動物實操培訓”!!!)那么大小鼠的臨床觀察知識你了解多少呢?
本期小拓就帶大家走進“動物觀察流程”知識講堂,可以一邊學習,一邊自測~
1. 籠外觀察
?進入設施以及飼養室后,首先觀察感受設施或飼養室的大環境。
觀察指標:溫濕度、光照、噪音、氨氣濃度等等。
大小鼠屏障環境指標
溫度/℃ | 相對濕度/% | 噪音/dB | 氨濃度/(mg/m3) | 動物照度/lx |
20-26 | 40-70 | ≦60 | ≦14 | 15-20 |
最大日溫差≦4 | 晝夜明暗交替 |
?不觸碰籠盒,隔著籠盒觀察小鼠。
操作:先觀察小鼠在籠盒內的活動情況,如果小鼠不動,可以晃動籠盒或者敲一敲籠盒,觀察小鼠的行為。
2. 籠盒內觀察
?打開籠盒,先不觸碰小鼠
操作:讓小鼠在籠盒內活動,觀察小鼠的整體狀態,行為和姿態。
觀察指標:小鼠的探究行為、小鼠的運動姿勢。
?檢查飲水飼料的消耗情況
觀察內容:是否充足、是否正常消耗?
注意:離乳不到一周的小鼠,體重快速消瘦的小鼠,一定要檢查飼料和飲水。
?檢查籠壁和墊料
觀察內容:是否有血跡、便稀;糞便顆粒是否正常。
3. 對小鼠個體觀察
?拿起小鼠
感受小鼠的活力:放到食槽或手背上。
參考:拎著小鼠尾巴,讓小鼠的兩個前抓取抓握食槽,感受小鼠抓握食槽的力度,健康小鼠與虛弱小鼠抓握力度不同。
?觀察小鼠的背部和腹部
觀察內容:查看小鼠是否受傷、結痂、腫塊等
?詳細觀察
操作:單手抓握小鼠,腹部朝上,另外一只手輔助,從頭到尾檢查。
檢查范圍:頭部(包括牙齒)、胸部、腹部、四肢、爪子、生殖器、肛周、尾部等等。
細節1:觀察頭部時,要打開小鼠口腔,便于觀察小鼠牙齒和口腔內部。
細節2:觀察胸腹部時,可以捋一下被毛,觀察是否結痂、丘疹等。
細節3:觀察腹部時,可以揉捏小鼠腹部,價差是否有腫塊。
注意:如果是先天四肢殘缺,有時會忽略。
4. 對種群的觀察
?操作:查看種群中其他動物情況。
?目的:評估這個癥狀在種群中出現的比例,有助于分析癥狀出現的原因。
同一癥狀,在不同種群中,發生比列是不一樣的。
同一癥狀,在同一種群中,出現比列不一樣的時候,原因可能就是不一樣的。
如果一個小概率癥狀,突然出現很多,就一定要深入分析。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大小鼠觀察流程內容,記得學習并“溫故而知新”~更多拓普資訊,可致電:0755-86325431,拓普生物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