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受孕,懷胎3周,好不容易等到母鼠生了仔鼠,還未來得及高興,卻又發現仔鼠被母鼠吃掉了。是什么原因導致母鼠對親生仔鼠痛下殺手?又該如何避免這種慘狀?本文將為您一一講解。
1. 營養不足問題
營養不全及不足:母鼠由于本身營養不足或者哺乳期營養不足,可能就會導致泌乳量不足或者異嗜,而吞食仔鼠。
解決辦法:除供給足夠的飼料外,可以適當喂食少量的蛋黃或者更換為鼠鼠繁育用的飼料,可補充母鼠營養,降低吃仔率。 等到仔鼠斷乳時也可補充少量蛋黃,提高仔鼠存活率。
2. 環境問題
生存空間以及光照和聲音:環境擁擠表現在飼養密度大、 空間小、溫度高。環境擁擠,強光或噪聲刺激也可能導致哺乳母鼠神經紊亂,出現驚慌、煩躁等癥狀,從而咬食幼仔。
解決辦法:籠內鼠盡量不要過多,通常1雄搭配1雌或者1雄搭配2雌;實驗過程盡量保持安靜,離開飼養室關閉工作照明,保留動物照明。確定母鼠懷孕后也可以在籠內放擦手紙或者木屑刨花,以便母鼠做個舒適的窩,更好的生育小鼠。
不當操作使仔鼠身上沾染異味:動物依靠氣味線索和去甲腎shang腺素來對其他動物形成強烈記憶、判斷幼仔是否自己親生。動物在嗅到特殊氣味時,如更換鼠籠導致的仔鼠身帶異味,或人為接觸導致的仔鼠身帶異味等均易出現仔鼠被吃的現象。
解決辦法:仔鼠出生前幾天盡量避免打開籠盒進行操作,延遲兩三天換籠內墊料。如需取鼠的時候盡量使用鑷子夾取,切忌直接用手拿取小鼠。
4. 其他問題
死胎及弱仔:由于基因工程小鼠存在基因缺陷,或者出現母鼠產仔過多等情況,往往會出現先天體弱的鼠仔或者死胎,有些母鼠只要發現死胎或者瘦弱仔鼠就會把它吃掉,來保障健壯仔鼠的存活。
解決辦法:一旦發現死亡的仔鼠或者出現被吃的仔鼠,要及時用鑷子夾出仔鼠尸體;然后繼續觀察母鼠是否會繼續吃仔鼠。
雄性吃仔:繁殖期內雌、雄動物均具有較高的攻擊性,且雄性動物的攻擊水平更高。
解決辦法:當雌鼠腹部明顯膨隆且確定其懷孕后,將雄鼠拿出,注意動作輕柔,避免使孕鼠受驚。
母性不強:很多母鼠第一次生娃,沒有經驗,母性較弱,可能會因此而引發憤怒急躁等不良情緒,導致吃仔現象發生。小鼠一般比較溫馴,但是如果曾經嘗過血腥食物,也易引起殘暴的獸性,養成吃仔的惡習。
解決辦法:最好選擇第2~4胎次的雌鼠合籠,其繁殖能力強,母性強,較不容易出現吃仔現象。對吃仔的母鼠,如果種鼠充足,建議淘汰該母鼠。
本期分享就到這啦,更多動物科研資訊,請致電:0755-86325431. 靈賦拓普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