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剖檢對揭示生命現象、各種疾病動物模型、新藥臨床前研究等必不可少,通過尸體剖檢可客觀、迅速地觀察尸體各器官、組織及細胞的各種病變,結合病變與臨床癥狀之間的關系闡明動物發病和致死的可能原因,找出實驗上的問題及后續防治措施,同時積累更多的科研資料。
病理解剖應在發現動物死亡后盡快進行,以免動物組織出現死后自溶而影響檢查結果的正確性。由于腐敗分解,大量細菌繁殖,結果使病原檢查也失去意義。
動物解剖前(死亡或處死動物)核對項目編號、項目名稱、組別、動物編號、性別、項目負責人等信息。解剖過程中, 為避免動物皮毛飄揚, 應提前用消毒乙醇將動物皮毛完全打濕。
大體解剖順序:體表→皮下組織→唾液腺和甲狀腺的取出和檢查→胸骨→胸腔及胸腔臟器的檢查→腹腔及腹腔臟器的檢查→胸腔臟器的取出與觀察→腹腔臟器的取出與觀察→坐骨神經和注射局部的取出和檢查→腦的取出和檢查→脊髓的取出和檢查
動物尸檢常被忽視的體表檢查也是極其重要的,如四肢水腫提示動物生前患有心臟、肝臟、腎臟或關節炎癥等疾病;尾巴壞死通常是外傷引起(夾傷、打斗等),也有可能是注射時損傷血管導致血液供應不來造成壞死;天然孔如口腔、鼻孔周圍有血液常常是食道或上呼吸道損傷;肛門周圍污穢提示動物生前有腹瀉現象,多患有腸道疾病。
組織分離時,注意鈍性分離不能用器械直接夾傷組織,組織塊上如有血液、粘液、糞便等污物,應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再取材。一般組織要求,黃豆大小,加固定液10倍以上,隔天更換新固定液;若組織過大,需切小再固定,以免組織內部出現腐爛。
剖檢最好在設有解剖臺的解剖室內進行,小動物可在大小適宜的搪瓷盤內剖檢。剖檢完畢,應及時對用具、場地進行嚴格消毒,特別對死于傳染病尸體時,要慎重,嚴防病原擴散、危害動物和人的健康動物;尸體及時收入冰柜,按醫療垃圾處理辦法進行及時處理。
本期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大小動物模型以及動物科研相關知識歡迎致電 0755-86325431. 靈賦拓普生物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