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品種 | wistar大鼠 |
動物性別 | 雄性 |
動物周齡 | 6-8周齡,300g |
造模方法 | 1. 切除實驗大鼠的右側(cè)腎臟。 2. 2周后,經(jīng)陰莖背靜脈注射35mg/kg體重鏈脲佐菌素(STZ), 3. 2d后,剪大鼠尾收集血液測定血糖高于2g/L,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大鼠的血糖一直處于穩(wěn)定的、中度的高血糖狀態(tài)。 |
成模鑒定 | 1. 大鼠24h的蛋白尿4周就有顯著性升高,并且隨著時間的延續(xù)呈進行性升高的趨勢。 2. 隨機血糖≥16.7mmol/L |
造模周期 | 35天 |
后續(xù)檢測指標建議 | 造模成功后主要臟器進行HE染色、masoon染色、尿蛋白含量>20 mg/L 1. 5個月時大鼠的尿量、平均動脈壓和腎臟血管阻力、腎臟濾過分數(shù)都明顯增加。腎臟病理檢查表明,腎臟增生肥大,心臟和體重的比率、腎臟和體重的比率、腎小球硬化指標都明顯增加。 2. 生化檢測:果糖胺(FRU)、總膽固醇(TC)、淀粉酶(AMY)、葡萄糖(GLU) 、甘油三脂(TG) 、脂肪酶(LPS)、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乳酸(LAC)、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 |
備注 | 注射較低劑量STZ的實驗大鼠由于其切除了單側(cè)腎臟,因此加快了糖尿病腎病的腎臟損害過程;又因為沒有外源性胰島素治療,大鼠持續(xù)地暴露于中度的高血糖水平,所以加速了對腎臟的損害。 Ⅰ型糖尿病是嚴重危及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且發(fā)病率還在不斷上升,糖尿病性腎病則是導(dǎo)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建立Ⅰ型糖尿病性腎病模型時為維持中高度高糖血癥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腎損害發(fā)生相當緩慢;二是因使用STZ劑量較高而不得不使用外源性胰島素來控制嚴重的代謝紊亂。本實驗的模型能持續(xù)維持中度的高血糖水平,將有助于人類對糖尿病性腎病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