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膚的結構
皮膚是人們身體最大的臟器,主要由表面層、真皮層和皮下組織三個部分所組成。表皮主要由角質形成的細胞組成。角質形成的細胞,通過生長分化實現了表皮的自我更新。表皮的分層結構提供了抵御有害外部因素的第一道防線。皮膚的另一條保護線是黑色素細胞。黑色素是由這些細胞合成的色素,通過吸收紫外線來阻止紫外線輻射滲透到表皮層。人體真皮一般是由細胞外基質和成纖維細胞所組成。成纖維細胞產生的膠蛋白纖維成分、彈性纖維、網狀纖維成分和基質成份,以保持皮膚的強度和彈力。 二:皮膚光老化的調控基質 皮膚光老化的主要信號通路如圖所示,大部分市面上的抗衰老產品,通過調控這些通路來延緩衰老,延緩皮膚光老化的主要通路有:TGF-β1/Smad信號通路、NF-κB信號通路、Nrf2/ARE信號通路和MAPK信號通路。如下圖所示,因此信號通路中TNF-α,TGF-β1,p16,P53,p21等可以作為皮膚衰老的標志物,用于驗證皮膚光老化動物模型。 圖片來自:任倩倩1,袁永雷2,曲麗萍2,3的影響皮膚光老化信號通路的植物提取物 三:皮膚光老化動物模型 1.實驗動物種類、性別選擇 目前公認的光老化動物模型是小型豬和實驗小鼠。豬的皮膚結構與人的皮膚最相似,因為它們難以飼養且價格昂貴,通常是一些生物醫療公司的選擇,但大多數學者通常不接受小豬,實驗小鼠無疑是光老化模型動物的更好選擇,裸鼠作為由于表面無毛,皮膚老化類似人皮膚老化,作為優先選擇。 動物性別多選用單一的雌性動物,這是由于雌激素在抗老化進程中具有抗氧化,抗炎癥,增加皮膚的水合作用等。為排除刺激性因素及其他性別的二態性拆等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偏差,因此通常不選擇雄性或者雌雄各半的動物。 2.造模方法的選擇 模型制備過程的輻射光源選擇、累計照射劑量、造模周期、輻射光源與模型動物造模部位的距離等要素密切相關以外,也與是否使用光敏劑、照射部位等要素有關。皮膚光老化動物模型的制備輻射光源常選用UVB,造模周期多控制在40~60d,UVA累計照射劑量常在100~150J/cm2,UVB累計照射劑量常在5~10J/cm2,輻射光源與模型動物造模部位的最佳距離為30cm,可以有效地提高造模效率。部分實驗通過采用8-甲氧基補骨脂素或D-半乳糖注射作為光敏劑可有效縮短造模周期。 3.輻照光源的選擇 UVB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造模輻射光源,UVB會破壞皮膚細胞中的DNA和蛋白質結構,主要以高能量形式被表皮完全吸收,作用于皮膚的表皮層;此選擇UVB作為造模輻射光源對于DNA損傷、黑色素合成、炎性反應、皮膚含水量及皮膚屏障功能、抗氧化酶表達等方面的研究較為重要。 UVA較UVB穿透力更強,作用于皮膚的真皮層,可以誘導氧化應激及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matrix,ECM)降解。采用UVA作為輻射光源造模對于研究皮膚炎性反應、DNA損傷、氧化應激反應、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膠原蛋白表達、皮膚皺紋測定等較為重要。 UVA+UVB作為輻射光源可最大限度地還原人體皮膚光老化的致病環境作為。UVA與UVB對誘發皮膚光老化具備協同作用,可縮短造模周期,用于研究皮膚光老化疾病的炎性反應、皮膚含水量、氧化應激、DNA損傷、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膠原蛋白及彈性蛋白表達等指標。 4.皮膚光老化動物模型的評價指標 皮膚組織勻漿檢測衰老標志物:皮膚組織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羥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過氧化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 皮膚病理染色:彈性性纖維和膠原性纖維的染色檢查統一分類為纖維染色,包括皮膚膠原纖維染色使用的三色染色(Masson)、維多利亞藍染色(VanGieson)、天狼星紅染色(SiriusRed)等,皮膚彈力纖維染色使用的鐵蘇木素染色法(Verhoeff)、間苯er酚品紅染色(Weigert)。 皮膚宏觀觀察:皮膚粗糙程度、有無脫屑、皮膚松弛情況、紅斑等變化;皮膚含水量變化括經皮水分損失(transepidermalwaterloss,TEWL)、角質層含水量測定等 靈賦拓普生物科技參考文獻報道的各種UVB照射的方法,制備了裸鼠皮膚光老化模型。
四:皮膚光老化模型應用場景 現在,抗皮膚光老化治療手段眾多,包括中藥、 中藥提取物、中成藥、中藥復方、化學藥物、生物制 劑等。皮膚光老化采用單一的治療措施還是難以 取得滿意的療效。因此,臨床上探究新的抗皮膚光老 化治療手段仍是未來研究的主要方向,合適的動物模 型可以為后續開展抗皮膚光老化治療手段的研究奠定基礎。 如今國家對于產品的功效驗證把關逐漸嚴格,依據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化妝品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的第五條指出,第五條化妝品應當根據功效宣稱分類目錄所列的功效類別選擇對應序號,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其中抗皺,緊致等功效已經被明確列入到功效類別當中。 而在醫美領域的一些,宣稱能“祛皺”、“祛痘”、“美白”、“提拉緊致”的家用美容儀席卷了多個電商平臺。據國家藥監局2022年3月發布的“關于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部分內容的公告(2022年第30號)”(以下簡稱“30號公告”),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得生產、進口和銷售。該公告規定,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將作為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而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分類界定解讀》(以下簡稱《解讀》)指出,,預期用于“淡化皺紋(如抬頭紋、魚尾紋等)、減輕細紋、眼周除皺、改善松弛下垂、提升蘋果肌、臉部輪廓提拉、緊致輪廓、緊致肌膚、提拉塑型、收縮毛孔”等的射頻美容產品,應當作為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為達到上市要求,相關產品補充相關科學驗證材料,重新注冊上市。
圖注:皮膚光老化模型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