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免疫組化染色過程中存在很多步驟或環節,每一個步驟或環節都可能影響到染色的最終結果,因此,要做好一張高質量的免疫組化切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下面總結了幾點小問題,希望能給到幫助。
組織取材要快,不宜過大,太大太厚的組織不利于均勻一致的固定,取材厚度應小于5mm,避免人為損傷。
固定的目的是①防止標本從玻片上脫落;②除去防礙抗原-抗體結合的類脂,使抗原抗體結合物易于獲得良好的染色結果;③固定的標本易于保存。組織取材后應即刻固定,常用固定液有中性甲醛、4%多聚甲醛(推薦使用),固定體積10倍于組織,固定時間6-24小時,固定時間不夠或過長,都有可能引起抗原丟失。
切片的質量關系著免疫組化染色好壞,保持切出的組織完整、平整,切片皺褶、邊緣卷曲會造成之后試劑難以洗凈,顯色時這些區域著色會增強。
三級二甲苯脫蠟,每次脫蠟15分鐘,脫蠟徹底,二甲苯使用次數不宜太多,每100張片子更換一次(每周更換一次也是可以的)。
由于組織中部分抗原在甲醛或多聚甲醛固定過程中,發生了蛋白之間交聯及醛基的封閉作用,從而失去抗原性;通過抗原修復,使得細胞內抗原決定族重新暴露,提高抗原檢測率。修復方法有酶修復、高壓熱修復、微波熱修復,不同抗原有各自最適的修復方式,對大多數的抗原來說微波熱修復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對于修復液大多數使用PH6.0的檸檬酸鈉修復液,但大多數的抗體使用EDTA(PH8.0或9.0)修復液效果好于PH6.0的檸檬酸鈉修復液
一抗孵育條件在免疫組化反應中最重要,包括孵育時間、溫度和抗體濃度。一抗孵育溫度有幾種: 4 度、室溫、37 度,其中 4 度效果最佳;孵育時間:這與溫度、抗體濃度有關,一般 37 度 1-2h,4 度過夜(從冰箱拿出后 37 度復溫 45min) 。具體條件還要摸索。二抗孵育條件:二抗一般室溫或 37 度 30min-1h,具體時間需要摸索......
顯色液應現配現用,肉眼或顯微鏡下觀察,當有明顯棕色出現,應終止顯色,顯色時間不宜過長造成背景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