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肺病,會導致肺部氣流受阻。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粘液(痰液)產生和喘息。它通常是由長期暴露于刺激性氣體或顆粒物引起的,最常見的是香煙煙霧。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患心臟病、肺癌和各種其他疾病的風險增加。
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兩種最常見疾病,這兩種情況通常同時發生,并且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嚴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由于缺少COPD疾病分子水平的機理,目前針對COPD沒有直接高效的治療手段,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COPD發病背后基礎的生理和病理機制,開發對應的治療方式,構建動物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建立COPD大鼠模型
可用于構建COPD的模式動物多種多樣,如裂齒類、犬、豚鼠、猴以及羊等等,構建方法也有多種,而動物種類和造模方法的選用取決于研究的目的。目前常見的在動物上誘導COPD形成的方法主要有:香煙煙霧 (CS)暴露、氣管內脂多糖 (LPS)處理、鼻內彈性蛋白酶處理以及多種誘導方式共同使用等。模型構建后通過氣道重塑、氣道炎癥、氣道反應性等病理生理變化指標以及生物標志物、細胞因子、介質等標志物進行判斷。
在此,我們介紹通過被動吸煙和氣道注射脂多糖(LPS)的方式,建立COPD大鼠模型,我們知道人類COPD的兩個最重要原因,即吸煙和感染,而吸煙聯合氣管輸注LPS可以很好的實現這種結果。
造模對象:SD大鼠
造模流程:
造模結果分析:
侵入式肺功能檢測:
FEV20/FVC、FEV100/FVC、FEV200/FVC、FEV300/FVC
病理檢測: HE染色, Masson染色
肺泡灌洗液檢測:全蛋白,全白細胞...
結果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