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實驗動物日由來:
1979年,由英國反活體解剖協會(NAVS)發起,定于每年的4月24日為“世界實驗動物日”,前后一周則被稱為“實驗動物周”。
世界實驗動物日已經受聯合國認可的、國際性的紀念日,在世界各地都有動物保護者為這一天以及前后的一周舉行各種活動。在這一天,我們紀念為人類健康和科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實驗動物,并呼吁實驗動物福利。
實驗動物重要性:
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內每一個新研究發現,每一個科研進展,無不是通過動物實驗來發現、驗證并實現的。
國外文獻網站Pubmed收錄了2000萬篇利用實驗動物模型進行研究的論文,幾乎涵蓋了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的所有領域。目前國際已經具備的實驗動物物種有200多種,其中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等都是較常用實驗動物。
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在研發過程中,使用實驗動物發現并創制了新型抗瘧藥——青蒿素。
可以這樣說,人類正是在實驗動物架起的階梯上探索生命的奧秘,今天生命科學有如此成就,背后是我們的無名英雄——實驗動物。
實驗動物作為人類攻關重大疾病和保障生命健康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類疾病動物模型資源,為疾病的治療與預防、藥物的研發提供大量科學的實驗數據。
感恩實驗動物,致敬無聲奉獻。
實驗動物福利:
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這一概念由國外學者Fraser提出,其基本出發點是讓動物在康樂(Well-being)的狀態下生存,或在無痛苦的狀態下死亡,即動物福利的目的就是在極端保護動物與極端利用動物之間找到平衡點。
動物實驗應遵循3R原則,即“替代”、“減少”和“優化”。
Replacement(替代):
是指使用沒有知覺的試驗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動物進行試驗的一種科學方法。或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動物所進行的試驗,以達到某一試驗目的。
Reduction(減少):
指在科學研究中,使用較少量的動物獲取同樣多的試驗數據或使用一定數量的動物能獲得更多實驗數據的科學方法。
Refinement(優化):
指在符合科學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改進條件,善待動物,提高動物福利,或完善實驗程序和改進實驗技術,避免或減輕給動物造成的與實驗目的無關的疼痛和緊張不安的科學方法。
深圳市拓普生物成立有專門的實驗動物福利與倫理審查委員會,秉持“重視動物福利,服務科學研究”原則,開展動物實驗,尊重生命,促進動物倫理福利。
致敬無聲奉獻的英雄小精靈: 數以千萬計的實驗動物為了人類醫藥事業的發展“向死而生”,這些英雄小精靈們應該被銘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實驗動物更是 “抗疫英雄”,在新冠疫苗研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向它們致敬。 實驗動物為人類獻身,為科學進步做出巨大貢獻,以向死而生的使命推動科學發展,它們值得被善待、尊重。 魂歸自然,功獻人間,感恩實驗動物對人類的奉獻,敬畏萬物生靈的付出,致敬實驗動物!